当前位置:首页 >信用卡资讯 >业界新闻 >一起“高智商”信用卡诈骗案引发的思考

一起“高智商”信用卡诈骗案引发的思考

浏览:  来源:丹东新闻网   日期:2018-10-30 11:06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日前,凤城市检察院检察官到当地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原某,隔着铁窗,原某眼中流露出无奈和悔恨。他低垂着头缓缓道出事情的原委。

  原某生于安徽,只有初中文化,由于对电脑网络技术颇为精通,成年后的他在湖北省某县公安局网安大队谋得了一份临时工作,并因此契机认识了手头掌握大量公民身份信息的辽宁人张某。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另谋“生财之道”,并找来网友安徽人李某和内蒙古人孙某。四人各司其职,由张某负责提供公民身份信息、李某负责分析筛选信息数据、孙某负责办理转移赃款的银行卡、原某负责破解网络加密端口,一张无形的信用卡诈骗网就此铺开。

  三台笔记本电脑、十几部老式手机,就是原某作案的全部工具。按照原某的指令,李某等人负责对张某提供的近亿条公民信息进行了筛选,初步选出九十余万条符合预期条件的信息交给原某,通过原某编写的程序,获取了大量包含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关联手机号码的账户存款信息。

  “这个人可惜了。”全程跟踪案件的凤城市检察院检察官告诉记者,张某掌握的公民信息多来自游戏、社交、论坛等公共网络平台,包括用户账号、密码、姓名、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内容并不完整。”然而原某凭借这些原始信息,一一攻破了某知名手机云端、订票网终端、多家银行服务端的防护屏蔽,最终获得了大量存款账户的全部加密数据,从而将这些账户的存款转入到他指定的账户名下。

  检察官介绍,4名犯罪嫌疑人用过的手机平均十五天更换一次,笔记本电脑一个月更换一次,并对使用过的内存、硬盘等电脑配件进行物理性破坏,数据根本无法恢复。考虑到作案地点经常变动,需频繁变更接收赃款的银行卡,他们还想出了招工、雇人的办法,通过向被招聘人员支付工资,让他们办理并提供银行卡号,这些银行卡后来都成了他们转移赃款的工具。

  因为原某有丰富的反侦察经验,这为案件的侦破特别是涉案金额的认定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搜集、固定证据,办案人员先后去过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十多个省市,追踪赃款线索数百条,抓获涉案嫌疑人29人,仅公诉案件审查报告就达300余页。

  “原某的犯罪行为更像是为了满足自我的表现欲,只是用不适当的方法进行了扭曲的发泄。”办案检察官说,通过案件的办理,他和原某接触了很长的时间,对方在言谈举止间表现出了很高的素质和思辨能力,且对金钱没有过多的欲望和野心,希望他在服刑之后能够悔过自新,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检察机关提醒,在当前信息泛滥的时代,无时无处不在使用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公民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对自己的信息加以保护,尤其在公共网络平台设立账户和密码时,一定要和自己手机、银行等重要密码明确区分开来,不要为了省事、好记,在不经意间泄露了个人的秘密,使得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同时建议手机厂商、订票网站、银行等服务端口尽快升级防火墙系统,尽可能将打包碰撞盗取信息的黑客手段屏蔽在外。

  了解更多信用卡知识,请关注卡讯网(m.51kaxun.com),卡讯网每天为您带来最新的信用卡资讯、优惠活动,让您更好的使用信用卡。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

3

标签:信用卡诈骗

分享到: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在线申请信用卡

全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关于卡讯网|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权利声明

版权所有:卡讯网(www.51kaxun.com)粤ICP备13072808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