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用卡资讯 >业界新闻 >华夏微众高管二度密会 类虚拟信用卡业务待启

华夏微众高管二度密会 类虚拟信用卡业务待启

浏览:  来源:证券时报   日期:2015-04-20 16:46

    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华夏银行年报出炉的第二天,中金、招商、平安等发布的研报中,除了热烈表扬华夏银行净利润增速保持在两位数的种种不容易,并点出优先股补血的必要性外,都有意无意地带过跟微众的合作将有实质性突破。

    鲜为人知的是,在上周公布2014年报的同一天,华夏银行总行电子银行部的老总直下深圳,二拜微众码头。上一次两家高层历史性会晤敲定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一次,是不是就要祭出“实质性突破”的落地产品了?

    这款首发产品究竟会是什么,不少研报笼统框出了一个范围——小微贷款、理财产品、信用卡。顺着这样的逻辑,若一定要确定一个,记者认为很大概率是信用卡。

    排除法,先来看呼声较高的小微贷款

    纯线上授信业务其实很难,此前由李克强总理亲放的首笔民营银行贷款,对象卡车司机是微众邀请的内测对象。也就是说,微众不可能只凭借刷脸识别确定用户身份与公安系统匹配就放款,一定是根据用户以往的有效征信数据划拨相应的信贷额度。

    这里就牵扯出强关联征信数据和弱关联征信数据之别,也不得不给一向让互联网+巨鳄引以为傲的“大数据”泼凉水——说到底,在线时长、虚拟财产、支付频率、购物喜好、社交行为等大多为弱金融关联数据,再如何倡导创新的银行也根本不可能刨除风控,根据这几个数据就放贷。若真要为微众提供数据支持,腾讯还得尽可能多建立金融消费场景。

    总而言之,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形成的征信方法和数据并不能全盘满足监管要求和银行生存法则。相比绑定真实交易以及个人金融服务业务的银行而言,互联网企业数据最大的功能是为自身商业决策做依据,离金融有那么点远。

    而且,纯线上授信的难度也可以从同行的进度看出来。零售之王招行搞的纯线上快速放贷产品“闪电贷”,酝酿大半年、上线一季度,至今也还停留在对存量客户的定向邀请阶段。

    所以,小微贷款产品作为首发产品可能性不太大。但若真是,短时间也应该是针对华夏的存量客户和微众已掌握强关联征信数据的用户。

    再来看理财产品

    上周财付通公布的与公民身份证查询中心的深度合作,确实能提升人脸识别在商业应用上的可能性,但涉及评测投资者真实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业务,显然不是两张脸对上号了就可以。

    “刷脸开户”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就有银行从业人员对记者说过类似一段话:表内业务保本型理财产品你可以趁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好了放开,但对于风险等级过高的,连我们都搞不清楚的基础资产投向何处的非标呢?网销渠道适合一些标准化的低风险产品,对于复杂的金融配置需求,有的时候把投资者引导与测评放在线下,没什么不好。

    此前也早有银行频频试探监管松绑尺度,广发与淘宝、中信搭AT(阿里、腾讯)、招行配京东、民生与兴业自身搞的直销银行,皆饮恨败北。其实并不能全归结于技术问题,而是在各路理财产品对接的基础资产安全明晰之前,监管层为防范金融风险蔓延的必要之举。

    总之,理财业务作为首发产品,几率很小。

    最后来看信用卡

    记者之所以认为它能做首发,源自合作渠道的成熟与双方实际需求。华夏银行的零售基础较为薄弱,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不到600万张,而招商银行的累计发卡量为5981万张,去年一年就新发了599万张。

    差距显而易见,华夏发卡量大概是招商银行的十分之一。如果觉得跟“零售之王”比不公平,那么也可以引入最近又在虚拟卡领域有动作的中信。

    中信上周推出了可针对不同消费场景设置来制定交易用途、支持绑定支付宝等第三方快捷支付的网付卡,与中信被整整雪藏一年的虚拟信用卡不同的是,网付卡的数字账户依托于原有的实体信用卡,相当于一张附属虚拟账户,信用额度和消费管理均依附于母卡。

    网付卡将中信因虚拟信用卡被监管叫缓的不甘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未尝不是其在前述“亲见亲签”的监管框架下做出的渠道线上化有益尝试。中信的信用卡累计发卡2459.6万张,几倍于华夏。而网付卡的横空出世,也许变相推动了中信信用卡业务的做大。最重要的是,一年已过,虚拟信用卡在自我完善后重返不是没有可能。

    如此,本身就已经有微众这一纯线上巨擘搭手的华夏,很有可能借好伙伴的线上渠道推出类似虚拟卡,再来反推自身信用卡增量。有理由相信,聪明的两玩家能够在红线之内走出契合市场的逻辑。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

3

标签:虚拟信用卡,华夏银行

分享到: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在线申请信用卡

全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关于卡讯网|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权利声明

版权所有:卡讯网(www.51kaxun.com)粤ICP备13072808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