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信用卡资讯 >业界新闻 >中信银行回应虚拟信用卡暂停 理解央行安全的要求

中信银行回应虚拟信用卡暂停 理解央行安全的要求

浏览:  来源:千龙网  日期:2014-04-09 18:20

    在3月28日召开的中信银行(4.63, 0.03, 0.65%)201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首次公开回应对于央行[微博]暂停虚拟信用卡等相关支付业务和产品的看法:“我非常理解央行对于类似于虚拟信用卡等网络创新工具提出支付及其他功能上的安全要求,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  

 

   此前,在业内传出中信银行即将与阿里巴巴[微博]和腾讯分别合作推出虚拟信用卡的消息后不久,央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要求暂停虚拟信用卡,同时暂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朱小黄对此表示,无论是在网络上或是网络外,做金融业务都应该有强大、有效地风险管理方法和数据支撑。而网络上的金融交易不同于网点面对面的沟通,虚拟世界的风险很难把控,并不能照搬网下风控的手段和方法来要求网上交易。  

 

    “中信银行在推动与阿里巴巴和腾讯合作的时候没有忘记确保安全、防范风险,很感谢社会和监管部门关注这件事情,这样有助于我们加强创新,顺利推出新产品。”朱小黄说。  

 

    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下,银行应该有所作为,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对此,朱小黄也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合作是各种资源的整合,互联网金融的前途在于金融、互联网和数据的整合,从而出现新效应。在我看来,互联网本身是一个渠道,渠道上有大量客户,这些客户也是银行需要服务的对象。银行应该非常认真、积极地看待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而不是用抗拒的心态,生怕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会影响到银行的利益。”  

 

    而对于目前业内尤为关注的互联网交易风险防控问题,朱小黄表示,“没有金刚钻不能揽瓷器活。”银行不能草率地进入互联网世界,防范互联网交易风险,需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的原理,商业银行应该在具备了很好的方法论、很好的风险意识和防控工具后才敢进入。”  

 

    事实上,自中信银行将“抢占网络银行的市场制高点”作为战略目标提出之后,该行网络银行动作频频,包括与中国移动[微博]、中国银联合作推出了NFC支付模式;自主研发推出以二维码支付产品为代表的“异度支付”品牌;与腾讯合作推出不落地的网络小额贷款交易等。另外,中信银行也是阿里旗下余额宝[微博]产品的唯一监督行和托管行。  

 

    根据该行最新发布的2013年年报,中信银行围绕“再造一个网上中信银行”的战略目标,实现了2013年网络银行中间业务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41.11%。朱小黄同时透露,到2013年年末,中信银行POS贷余额超5亿元,累计发放达15.78亿元,从未出现严重的风险问题,基本上没有不良贷款。  那么,中信银行如何实现对涉网交易的风险把控?朱小黄给出的答案是:依靠“大数据”。  

 

    “网上商业信用的积累能够成为银行信用安排的根据。以中信银行POS贷为例,一个客户在淘宝等网络交易中会产生很多交易记录,在中信银行跟银联、腾讯合作时,通过共享这些交易记录,并经过情境设计的程序,评价其是否符合我们能够接受的风险底线。假如符合,我们就给予一定额度的小额贷款;假如有一些信用违约记录出现,我们会调整网络参数,控制这类客户的信贷投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风险控制的模式。”朱小黄说。  

 

     “中信银行已推出或准备推出的虚拟信用卡、POS贷、异度支付品牌下的网络支付等产品,都是基于对大数据以及数据里显示出的风险因素的分析研究。在这样的原理下,我们还是有信心、有决心能够继续推动各类网络产品的创新,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认知和理解。”朱小黄表示。  

 

    除此之外,针对于目前业内存在争议的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朱小黄认为,“需要谨慎观察,速度不能太快,毕竟涉及到广大存款客户的根本利益。”  

 

    “在银行的支付功能并未延伸到所有领域的情况下,第三方支付市场有其客观的市场和必要性,聪明的互联网商人抓住了这个机会。但是,余额宝已经突破了支付的范围,需要认真考虑到底会带来怎样的风险和问题。至于余额宝该如何运作,监管部门会作出他们的判断。”朱小黄说。

声明: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仅供网友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Q:1452106675

3

标签:中信银行,虚拟信用卡

分享到:

在线申请信用卡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在线申请信用卡

全国各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关于卡讯网|友情链接|联系我们|权利声明

版权所有:卡讯网(www.51kaxun.com)粤ICP备13072808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均不得转载。